中国北京,2021年1月5日——近年来,一系列关于推进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计划及目标相继出台,让曾被称为“两高一资”的水泥产业加速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转型,巨大的水泥智能制造市场也逐渐显露雏形。2020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为深入推进水泥玻璃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指导各地开展产能置换,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效,做了行之有效的铺垫。
此前,工信部在9月份印发《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到2023年修订30项以上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明确指出要促进水泥行业生产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变革。
未来的水泥工业要实现智能化,需要的不仅仅是装备升级、线控系统升级、专家优化系统升级,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资源,推进生产及业务决策的智能化升级,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决策。未来的水泥工厂将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于人组织生产的工厂,而是一个拥有自我思维能力,自我纠错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巨型机器人”。
但目前,水泥行业的智能化之路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如何最大化地实现节能降耗、安全稳产都是传统水泥行业生产面临的痛点。
以熟料烧成环节为例,过去在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往往需要同时观察多达上百个工艺参数的动态变化,不仅要在数秒内迅速做出判断,还得通过计算机给出正确的调节指令,这项工作对窑操作员的技能、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种种人为因素的限制使得水泥窑的连续最优运行无法保证,最终导致低消耗高产出。
过去,祁连山水泥集团旗下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就在生产中面临着这样的困难,而施耐德电气依托先进的EcoStruxure架构,提供了包括数字化咨询与服务、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在内的软硬件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使得漳县祁连山水泥在降本、节能、提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